日期:2025-10-22 06:20:54
图片
▲点击上方“十月会生活”关注我吧图片
文:十月手绘图:网络(侵权删)Jul. 30 .2025丨No.228篇图片
作家岸见一郎说:“比起与他人的磨合,人与自己的内耗,往往更加惨烈。”
短短一句话让人醍醐灌顶。
这让我想起我喜欢的一位『国学博主』回应的一个问题。
有人提问:既然孔子、老子和王阳明都是圣人,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彻底改变当时的世界呢?
他的回答引人深思。
大概意思是,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,很多人都渴望遇到贵人,大部分人将希望寄托于外部助力,是不能找到『自己』的。
意味着『个体』的觉醒非常重要。而圣学其实就是学习如何找到自己,而不能致力于改变别人!
其实,这两点都指向同一种智慧—人是需要多『向内求』,学会从自己身上找答案。
快节奏的现代社会,我们常被外界的喧嚣与诱惑裹挟,而《道德经》中的5个智慧法则,恰好印证了人应该"向内求"的思想。
01
"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”
这句话是说,看清别人是聪明,看清自己才是通透!
在信息爆炸,网络盛行的时代,人们往往热衷于评判他人,和别人对比,成就,权利、地位、财富成为了个人的标签。
却鲜少有人将目光转向内心。
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冥想、自我反思,认识自己的优缺点,需要通过读书学习,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,持续进行自我观照。
这些举动,能精准定位我们的性格缺陷与情绪需求,更能在人际关系中,职场中,家庭中,展现更高的情商与同理心。
这种由内而外的觉醒,能让我们在纷繁世界中保持清醒的自我定位。
02
"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"
这话的意思是,能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,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。我们一定要将成长的目光看向更深层的精神维度。
每次看奥运会运动员比赛突破体能极限,我都觉得不可思议!还有一些创业者,跨越了心理舒适区,他们的勇气,本质上都是对自我边界的拓展。
科学研究也表明,持续的自我挑战能刺激大脑产生新的神经突触,形成更强大的认知网络。
以年为单位坚持某项运动或早起,以年为单位持续精进学习。这种向内挖掘潜能的过程,能帮我们塑造更坚韧的人格特质。
03
"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"
这话的意思是,追求学问的人,知识会一天比一天增加,而追求大道的人,欲望会一天比一天减少。减少再减少,直到达到“无为”的境界。
其实这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平衡之道。
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,我们很容易陷入外部物质堆砌起来的陷阱,很多非必要的“产品”扰乱我们的欲望,而老子倡导的"日损",就是为精神减负的智慧。
断舍离生活理念的兴起,就是对这一古老智慧的现代诠释。
内观自己,询问自己,这些东西真的需要吗?通过精简物质欲望,我们才能腾出更多心力滋养心灵。
04
"大道至简,衍化至繁"
这话的意思是,万事万物包括人,最初都是简单的,后来才逐渐演变的复杂。
项目越做越大,危机也越来越多,打交道的人越来越多,人际关系越来越纠葛,许多人因此迷失方向。
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生活,保持内心的纯粹与专注力,已经成为了稀缺的能力。
我们要学会剥离不必要的外界干扰,以澄明的心境面对世界的种种诱惑。
这样才能在纷繁中把握核心位置,实现更高效率的价值创造。
写在最后:
我想《道德经》中的"向内求"智慧,即便再过两千年,依然会焕发勃勃生机吧。
当我们将这些古老智慧融入日常决策之中,融入生活态度时。便能在『向内求』的道路上不断精进,最终实现从内而外的生命蜕变。
希望我们都像一棵树,把根扎进土壤,从心底长出力量,风吹雨打都不怕。
作者:【十月会生活】
成长五件套践行者右手画画,左手写作持续精进,丰富自己,丰富人生,过真正想要的生活~点击△即可关注
图片
· 猜你喜欢 ·《黄帝内经》:5大养生之道,古人智慧之光
《菜根谭》世上最高级的养生,就16个字,人人都要懂
人生建议:人生下半场,我们可以做的10件事
周轶君:中国人的不快乐,是因为长久的“悬浮”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公司排名,股票配资期货配资,如何带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